2018年6月12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职业教育“走出去”教学管理研讨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主要落实教育部领导下,以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为依托的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在赞比亚成立中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赞职院”),就相关教学管理问题进行现场研讨,同时对中赞职院于2019年1月9日顺利开学事宜,进行了详细的工作布置。
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宋凯、中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梁赤民、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教育培训处处长赵丽霞、广东省教育厅职终处处长吴艳玲、广东省教育厅交流处副处长周国平,以及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叶飞松、副院长赵惠琳出席会议。会议由赵丽霞主持。
赵惠琳为大会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办学39年来在职业人才培养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服务“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走出去”中取得的成效。他表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定与众兄弟院校一起,齐心合力,创新理念,使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工作再上新台阶;在职业教育“走出去”中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学校内涵建设,促进整体高质量发展,实现强校梦。
会上,宋凯代表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广东省政府、广东省教育厅一直给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试点工作的发展情况、工作节点作了分析,希望各高职院校能够按照今年4月18日召开的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工作研讨会的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相关工作方案,做好宣传,为中赞职业技术学院的顺利落地作好充分准备。
吴艳玲代表省教育厅介绍了广东省高职院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的情况。广东省教育厅非常重视“走出去”的工作,并举办了多次“一带一路”主题活动。2000多年来,广东从未中断过海上贸易,在改革开放中成为经贸、人文交流最活跃地之一,如今又率先参加“一带一路”的建设。她表示,无论是对历史的传承还是应自身发展的要求,广东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一定要发挥勇于担当、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的精神,将中国标准走出去,积极推动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服务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梁赤民作了《中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报告》,主要汇报了赞比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情况、卢安夏技校改造升级情况、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等。他认为赞比亚除了经济落后之外,气候、食品、人文等各方面都不错,当地政府和企业都渴求职技人员的培养,而且对中国非常信任,对我们之前在当地的技能培训也给予高度评价,这给予我们办好中赞职院很大信心。同时,他对中赞职院的教学模式、设备投入、汉语学习等方面给予了详细建议,建议参与共建的高职院校作好相关方案,落实到位。
中赞职院首期招生规模为500人左右,远期招生规模或达3000人,八所试点院校将共建中赞职院,并分别成立赞比亚分院作为中赞职院的二级分院,届时将成为赞比亚当地最大的学校之一,也将引领赞比亚的职业教育。该院主要是培训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有感情的中资企业的技术工匠,为我国在赞比亚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赞产能合作、中国装备更好地走进赞比亚提供本土化人才保障。会议就中赞职院招生准备、教学安排、基本管理模式、发展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7家高职院校作了交流发言,主要是分享经验,并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思考,比如专业设计、课程设计、参与中赞职院建设的权责利、操作运行、政策支持等。
职业教育“走出去”是新课题,按照教育部职成司的要求,试点工作要开展理论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为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为此,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和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酝酿已久,决定成立“一带一路鲁班学院研究中心”,在“走出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开展相关研究,为了职业教育能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服务行业国际产能合作,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做出应有的贡献。会议期间,赵惠琳副院长主持了“一带一路鲁班学院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本次研讨会是就具体落实中赞职院落地,确保顺利开学的一个启动会,为职业教育切切实实“走出去”吹响了冲锋号;会议对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让中赞职院成为“走出去”的典范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试点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以及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党政办、教务处、科技处、校企办、系部相关负责人和老师代表,赴赞教师团队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