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中融入工业文化元素
提升有色金属行业后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 宋凯 赵丽霞 祝丽华
前言:
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竞赛),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人事部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指导,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有色金属分会、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主办,有色金属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协办,至今已经举办了三届。赛工种涉及金属轧制、金属冶炼、化学检验、工程测量、机电维修等专业,来自全国设有有色金属行业相关专业的近70所职业院校,400多名学生参加了竞赛决赛。在三届学生竞赛中,随着主办方不断融入有色金属工业文化的元素,通过竞赛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有色金属企业更加关注竞赛,并参与到和职业院校的互动中,争相向竞赛的获奖选手抛出橄榄枝,参赛院校和学生对竞赛的认可度逐步提高,竞赛受到了各方的好评。
一、背景与问题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从勘探到加工、从生产到销售,是长流程生产,是大工业生产的代表,其技能人才的需求贯穿于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除了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领域以外,还大量需要化工、机械、物流、商务、管理等不同领域的技能人才。目前正处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由大转强的关键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和应用,需要大批技艺精湛、热爱有色金属工业、具有有色金属工业职业素养的后备技能人才做支撑,这些都对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急需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能力。
但是目前,为有色金属工业培养技能人才的大部分地方职业院校,在历史上和有色金属工业没有渊源,没有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办学的背景,职业院校的教师对有色金属工业文化了解相对较少,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和目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学生对有色金属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持作用、重要地位以及目前发展现状认识非常有限,缺乏对将来进入有色金属行业就业的热爱和激情,这与有色金属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差距。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作为行业的中介组织,是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秘书处所在地和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有色金属分会秘书处所在地,承担着面向有色金属行业各类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的工作。针对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培养的后备技能人才质量的差距,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开始举办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相关职业院校参与的行业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旨在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力求通过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来推动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有色金属行业相关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加快培养更多技术一流、素质过硬的后备技能型人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年来,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中不断融入工业文化的元素,为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搭建了解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的平台,推动校企合作,为有色金属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途径。收到了职业院校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工业文化融入竞赛的实践方案
连续三届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工业文化融入竞赛的途径,循序渐进,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一) 赛制设计上,借鉴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的赛制和规则。
首先成立由有色金属企业参加的竞赛组委会作为竞赛的领导机构,同时成立由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的竞赛专家委员会,为竞赛技术文件把关。竞赛借鉴有色金属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的赛制和规则,由来自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和专家担任裁判,各竞赛项目的技术文件均有企业裁判和技术专家来起草和制定,竞赛内容和要求贴近行业生产实际,让学生在竞赛期间就能感受到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环境。
(二) 将工业文化融入理论考试内容。
在竞赛的理论知识考试部分,增加了有色金属企业岗位职业素养、企业现场5S管理、有色金属行业技能大奖获者对职业的解读等有色金属工业文化的内容作为理论考试必考内容。并将相关学习课程,利用中国有色金属教育培训网远程教学平台,为参赛学生免费开通网上学习账号,并对学习的学时数进行考核,只有完成网上学习考核的学生,才具有参赛资格。通过网上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有色金属工业的了解。
(三) 竞赛期间举办各种形式校企交流活动。
一是邀请竞赛组委会中的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前来观摩竞赛,并对各赛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举办有色金属行业校企交流座谈会,邀请有色金属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的发展前景,用人岗位,对技能人才的用人标准,听取职业院校对企业在合作培养技能人才领域的需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三是举办有色金属行业优秀高技能人才专题讲座。一方面请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领导介绍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有色金属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方向和要求,技能人才成长的平台和通道,同时播放行业工业文化和优秀企业的企业宣传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聘请行业企业优秀高技能人才、行业技能大奖获得者介绍自己的成长成才经历,激励参赛学生向有色金属行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学习,倡导其很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立志进入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工作,为建设有色金属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四是组织参赛院校领队教师到有色金属企业观摩学习,了解有色金属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和企业文化内涵以及对技能人才的用人标准。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校企活动,进一步推动教产结合、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有色金属行业相关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提高有色金属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效果与体会
连续三届的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举办,不断融入有色金属工业文化的内容,融入行业企业的元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职业院校和有色金属企业的好评。
(一)效果:竞赛推动了校企合作,促进了职业院校有色金属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力度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有色金属工业文化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中的融入和传播,使越来越多的有色金属行业相关职业院校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很多参赛院校在活动期间,争相索要有色金属工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的宣传片,准备拿回学校,让更多的学生观看和了解,让有色金属工业文化走进校园,让有色金属企业文化融入课堂。参赛选手争相和有色金属行业优秀高技能人才合影,把他们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向他们那样能为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校企之间的对话、交流,促进了有色金属企业和职业院校的深层次合作。有的职业院校与有色金属企业逐步开始了订单式培养,企业逐步参与到学校教学中来,一起设计教学课程和方案,使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更贴近企业实际,促进了有色金属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
(二)体会
随着有色金属工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在竞赛中的融入,职业院校增强了对学生在有色金属工业文化方面的教育,参赛职业院校的选手也加强了对有色金属工业文化的学习,在竞赛中的出色表现也得到了有色金属企业的认可,有色金属企业争相向获奖选手抛出橄榄枝,给出了优厚的待遇。这说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越来越符合有色金属企业的用人标准。
培养一批合格的、具有有色金属工业职业素养的后备技能人才队伍,是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动力,不仅是职业院校的义务,也是我们行业应尽的责任。三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顺利开展,得到了广大有色金属企业和行业相关职业院校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也是我们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的具体实践。今后,我们还要将利用更多的载体在职业院校中对有色金属工业文化进行宣传,比如《有色金属工业文化读本》以及《有色金属工业网上博物馆》在职业院校的传播,使有色金属工业文化融进职业院校和课堂,逐步提高职业院校有色金属相关专业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