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专业建设
高等职业学校光伏材料制备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光伏材料制备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530605)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

大类

(代码)

所属

专业类

(代码)

对应

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

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

(53)

非金属材料类

(5306)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8)

 

电子材料工程技术人员

(2-02-09-01)

光伏组件制造工L

6-24-02-04)

光伏硅材料制备、检测、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以及光伏晶硅电池、组件制备技术领域

暂无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光伏材料制备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面向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行业的电子材料工程技术人员、光伏组件制造工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光伏硅材料制备、检测、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以及光伏晶硅电池、组件制备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以及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通用基础理论知识;

4.掌握光伏材料物理、光伏材料物理与化学、太阳能发电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晶体硅制备、晶体硅片制备、晶硅太阳电池制备、晶硅太阳能组件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掌握电工电子、PLC控制的基本知识;

7.掌握光伏材料检测、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8.了解最新发布的国际、国内光伏制造行业相关标准;

9.了解现代柔性制造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解智能制造基本流程和原理。

(三)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能够在工作中进行有效沟通,有一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3.具有工程图纸识读与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

4.具有工艺运行、调试与初步优化能力,能对生产异常识别、排查、处理;

5.具有对生产、工艺、产量、质量性能综合数据的获取、分析、处理能力;

6.具有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与改进能力;

7.具有危化品保管、安全使用及应急处理能力;

8.具有设备运维、安全隐患排查能力。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将党史国史、劳动教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外语、信息技术、基础化学、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美育、职业素养等列入必修课或选修课。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专业课程

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自主确定课程名称,但应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

一般设置68门。包括光伏发电原理及应用、机械制图与CAD、新能源技术、光伏材料理化实用基础、电路基础及安全用电、电工电子技术、概率与统计技术等。

(2)专业核心课程

一般设置68门。包括晶体硅生产工艺及控制、硅片生产工艺及控制、太阳电池生产工艺及控制、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及控制、光伏材料检测技术、光伏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等。

(3)专业拓展课程

包括专业英语、plc控制系统与调试、薄膜太阳电池生产工艺及控制、光伏小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光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柔性制造技术、大数据处理、光伏政策等。

3.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1

晶体硅生产工艺及控制

直拉单晶硅生产流程、工艺原理、铸锭多晶硅生产流程及工艺原理、工艺参数调整、生产管理、设备操作维护及保养、原料及产品检验、安全生产、故障应急处理。具备工艺调试、设备操作、组织生产的能力,具有爱岗敬业、规范操作和肯于吃苦的态度。

2

硅片生产工艺及控制

太阳能及单/多晶硅片生产工艺原理、工艺参数调整、生产运行管理、设备操作维护及保养、产品质量控制、原料及产品检验、安全生产、故障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

太阳电池生产工艺及控制

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与应用、生产流程、工艺原理、工艺参数调整、生产管理、设备操作维护及保养、原料及产品检测、应急处理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具备制定生产方案、调整生产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检验与产品测试的能力,具备一定专业英语基础及进行应急处理和安全生产能力;具备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文明生产、安全操作的精神。

4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及控制

光伏晶硅组件制造工艺原理、工艺参数调整、生产管理、设备操作维护及保养、原料及产品检测、应急处理及安全生产。具备一定专业英语基础及进行应急处理和安全生产能力;具备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文明生产、安全操作的精神。

5

光伏材料检测技术

硅料检测技术、单晶硅棒及多晶硅锭检测技术、硅片检测技术、电池片及组件检测技术、检验方法、检测设备使用维护及保养,光伏材料生产各环节涉及的质量控制相关的检测内容。

6

光伏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树立品质管理意识;基本理解八项质量管理基本原则;通掌握基于自动化光伏材料制造产线上来料、制程和出货的质量控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基本的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对光伏制造企业开展SPC管控分析,并能开展有效的质量改进。掌握ISO9000标准的应用要求;能具备参与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能力;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基本概念与实施过程。

4、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校内外进行晶体硅制备实训、光伏组件生产实训、光伏产品设计与应用实训等综合实训。在光伏材料制造业、光伏晶硅电池制造业、光伏晶硅组件制造业等行业的生产制造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实习既是实践性教学,也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5.相关要求

学校应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二)学时安排

总学时一般为2500学时,每18学时折算1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总学时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25%。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50%,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时间一般为6个月,可根据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各类选修课程学时累计不少于总学时的10%

八、教学基本条件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光伏材料制备技术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扎实的光伏材料制备技术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光伏行业、专业发展态势,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对光伏材料制备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光伏制备的相关企业或机构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在光伏制造、科研、质检等技术岗位工作5年以上能承担课程与实训教学、实习指导等专业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必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地)基本要求

1)光伏组件生产实训室

配备电池片IV测试仪、恒温焊接台、铺设台、层压机、装框机、组件IV测试仪、组件EL检测仪等设备,用于光伏组件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训。

2)晶体硅制备实训室

配备单晶炉、铸锭炉、坩埚检测室等基本设备,可采用虚拟仿真开发相应的实训室,用于晶体硅制备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训。

3)光伏产品创新实训室

配备光伏产品设计与创新平台、光伏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验用设备,用于光伏产品设计与应用、学生双创课程教学与实训。

4)电工技术实训室

配备高低压电器综合实训平台、三合一电工综合实训台,用于电工基础与安全用电等课程教学与实训。

5)光伏材料检测实训室

配备四探针测试仪、型号测试仪、少子寿命测试仪、硅片厚度检测仪、电池片IV测试仪、组件IV检测仪、热红外成像仪、晶硅组件EL检测仪等设备,用于光伏材料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训。

6)并(离)网光伏电站实训室

配备5kWp并网或离网光伏发电站1个,用于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课程教学与实训。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选择能够提供开展光伏晶硅电池、组件生产制造实践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光伏硅材料制备、检测、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以及光伏晶硅电池、组件制备技术领域的主要岗位,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同时,实习基地应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 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有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其中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光伏制造行业政策法规资料,有关职业标准,有关光伏材料生产、检验的技术、标准、方法、操作规范以及营销案例类图书等。

<p style="text-indent:37px;line-he